斯大林逝世后,苏联政坛迎来了一个重大变故,那就是1953年的“贝利亚事件”。这一事件震动了当时的苏联,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然而,关于贝利亚究竟如何死去,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谜。虽然有很多猜测和迹象表明,贝利亚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审判盈为国际,而是在1953年6月26日被枪杀,但具体的真相,恐怕只有赫鲁晓夫、朱可夫等少数几位高层人物才能知晓。
苏联的官方声明并没有详细解释贝利亚的“消失”,但他们给出的版本简单明了: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前,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了会议,并迅速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,贝利亚被任命为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,接着开始推动一系列“百日新政”。然而,仅仅几个月后,6月26日,苏联高层便决定逮捕贝利亚。7月,苏联的《真理报》终于公开了贝利亚事件的消息,且在年底宣布贝利亚与六名同案犯被立即处决。
展开剩余85%令人疑惑的是,苏联官方报道的细节极其稀少,贝利亚的具体情况也几乎完全消失在官方文献中,甚至连苏联百科全书里都没有他的任何资料。直到半个世纪后,才有《绝密人物生平百科》一书发布,其中详细记载了贝利亚的经历。
根据这本书的资料,贝利亚自1931年起便是格鲁吉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,逐渐在政治上走上巅峰,到1941年已经是人民委员会副主席,掌握着极大的权力,负责煤炭、石油、金属工业及军工的管理。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愈加紧张,贝利亚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,负责监管飞机、坦克、武器等军备的生产。在战争期间,能够进入苏联高层的几乎都是与战事紧密相关的人物,而贝利亚凭借其卓越的表现晋升为苏联元帅,战后,他又开始负责苏联的原子弹研制工作,这一系列成就也表明了斯大林对他的深厚信任。
贝利亚的地位稳固,不仅是因为他深得斯大林的宠信,还因为他在新领导班子中占据了重要位置。斯大林逝世后,贝利亚于3月9日发表演讲,承诺会捍卫宪法赋予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。此后的一个多月里,他集中精力整顿苏联的历史问题,特别是纠正“粗暴践踏苏联法律”的行为,推动改革。贝利亚开始处理苏联国家安全部门中肆意逮捕无辜公民、伪造调查材料等问题,并改进审讯手段,严格限制对疑犯的暴力对待。
除了法律改革盈为国际,贝利亚还着手解决斯大林时期的民族政策问题。在二战期间,苏联吞并了西乌克兰、西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,镇压了大量反抗力量,导致这些地区的地下反抗活动几乎没有间断。贝利亚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出这些问题,并提交了详细的调查结果。此外,贝利亚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提出了大胆的建议,他认为国防支出的过度膨胀是不可持续的,主张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经济建设。
对于国际问题,贝利亚的观点也经常与当时的主流意见相左。比如,在东德问题上,他提出“没有必要强制东德走社会主义路线,苏联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中立的、和平的德国”。在匈牙利问题上,贝利亚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,并由部长会议来主导决策。这些主张虽然具有远见,但也为他树立了不少敌人,尤其是在赫鲁晓夫眼中,这些观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。
事实上,贝利亚的许多举措都颠覆了苏联过去的做法,他的果断与独立,使得他在国内外都成为了争议的焦点。要说贝利亚完全没有政治成就,显然是不公正的。他不仅参与了臭名昭著的“卡廷事件”,秘密处决了2万多名波兰军官,还在苏联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,甚至被誉为“苏联原子弹之父”。更重要的是,他在苏联成功研发氢弹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,使得苏联在这一领域领先于美国。
贝利亚的改革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苏联社会的矛盾,打破了僵化的局面,但他在人事上的一系列调整,无疑触动了苏联高层的敏感神经。这些改革让许多高层精英感到不安,贝利亚也因此树敌无数。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,贝利亚对苏联的权力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,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反感和抵制。最终,苏联高层的部分人物联合起来,通过一场秘密行动,将贝利亚迅速清除。
赫鲁晓夫是贝利亚事件的最大受益者,也是事件的幕后主使之一。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承认,最初是他向马林科夫提出贝利亚的危险,并与国防部长布尔加宁讨论了多次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拉拢与策划,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终于组建了一个“反对贝利亚的联盟”,并决定通过极端手段解决贝利亚问题。在这场政变中,赫鲁晓夫找到了朱可夫作为核心支持者,因为朱可夫与贝利亚之间早有矛盾。
回溯至1941年,德国入侵苏联时,朱可夫与贝利亚发生过一次严重冲突。朱可夫主张放弃基辅,全力保卫莫斯科,而贝利亚则坚持不退让。双方的冲突最终引发了贝利亚与朱可夫之间深深的敌意。在随后的岁月中,贝利亚还多次对朱可夫进行打压,甚至试图将他牵扯进“军人阴谋集团”的案件。正是这些积怨为日后的贝利亚事件埋下了伏笔。
1953年6月26日,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了一场关键会议,贝利亚在会上被宣布撤职。虽然会议纪要中并未提及贝利亚被逮捕的细节,但可以推测,他在会议上被秘密逮捕,随后被带到地下室并枪决。有关贝利亚死因的谜团至今依然没有解开,许多人怀疑,贝利亚的替身被用来掩盖真实的死亡过程。甚至有苏共中央成员称,贝利亚的“替身”在会场上坐着,没人能够认出他已经死亡。
最终,贝利亚的死亡仍然是一桩未解的谜案,但可以确定的是,赫鲁晓夫发动的政变彻底铲除了贝利亚的政治势力,成为了赫鲁晓夫上台的关键一步。
——作者:理理
——编辑:如如是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